成都物流公司,網絡貨運平臺如何做好運力管理
網絡貨運平臺的雙重身份,決定了其在貨源資源整合、運力資源整合兩個方面的雙向業務開發模式。那么,網絡貨運平臺如何做好運力資源的組織調度,做到有車可用,并且把車用好。
運力開發的重要性
網絡貨運平臺必須重視運力開發的原因有三:
一、運力是承運能力的體現。俗話說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,貨源來了,得有相應的運力才能接得下業務,并做好運輸服務。擁有100輛車和擁有1000輛車,其承運能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。
二、運力是業務穩定的基礎。一些網絡貨運平臺是由傳統物流企業轉型而來,本身保留了一定的自有運力、合同運力,擁有合作的車隊,加上平臺的注冊零散運力,這樣就形成了多樣化的運力結構。對不同的運力進行考核形成運力畫像,并在運輸調度上做到優化合理的配置,是維護平臺運輸業務穩定性的關鍵。
成都物流公司和普通成都物流公司
三、運力是業務規模擴張的基礎。作為網絡貨運平臺,運力池的大小,直接決定了業務量的規模。運力資源不僅需要開發,還需要合理地運營調度,讓現有運力充分運轉,達到最高效率,為業務規模的擴大提供條件。
物流公司可以通過數字貨運平臺將自身的物流數據進行整合,梳理公司長期的合同運力、臨時運力,優化運力結構。將線下業務導入數字貨運平臺,通過數據沉淀、固化和整合長期合作運力,形成自己的業務體系。對固定下來的運力進行業務綁定,推進物流金融、車后服務,將外部運力內部化。
運力開發的痛點
運輸是物流最重要的一個環節,需要運力去最終呈現。不過,在傳統貨運市場中,業務采取的往往都是層層分包模式,從貨主到大小三方、各級承運商再到專線、落地配、車隊和個體車,其環節是相互割裂、不透明的,也是不同水平上各環節之間的分工。
分包模式長久存在,和稅制及政策監管方式分不開。個體車不能開票,而大的物流公司“要求”規范,所以只好把不規范的部分層層分包出去,給小物流公司去解決這些麻煩。同時,貨運全國的需求屬性、小企業資質不全,很難參與招標也是因素之一。層層分包解決了需求的隨機性和供應計劃性之間的矛盾。此外,不是核心業務、不愿意也不具備條件去直接面對萬千實體業務操作公司,也是很多大企業用分包模式的因素。直采,在當時幾乎不可能實現。
不過近幾年,層層分包模式雞肋愈加明顯。首先,分包過程中的不透明產生了很多灰色地帶,游走于法律邊緣,試探法律底線;其次,服務質量問題,因為分包各環節的完全割裂、沒有協作過程,導致各主體都基于自己的利益訴求玩著貓捉老鼠的游戲,不斷地博弈和盤剝著下游,以致司機利益空間大幅度縮減,進而產生運輸質量上的各種問題,上游承運商也總是一副“大爺”姿態,不管有錢沒錢,都想著拖欠貨款占盡便宜。最后也是最關鍵的是成本因素。
成都物流公司,成都物流公司區別
近年來經濟增速放緩,市場行情不好,又有疫情雪上加霜,很多生產制造企業艱難度日,而物流成本又是生產制造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,通常占比在30%左右。
社會人工等成本不斷上升,很多企業為了控制成本,提升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物流費用。這讓物流企業特別是傳統三方物流企業最受打擊,物流企業凈利潤下降,有的甚至處于無利潤或虧損邊緣。可以說,物流企業既要面臨人工等成本上漲的問題,也要承受上游不斷壓縮物流費用的重壓。雙重壓力之下,物流企業生存的艱難和痛苦,只有自己清楚。層層分包意味著中間要耗費很多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。
“干線” 的賬期
干線的運營,運費賬期是資金的大頭,我們需要考慮以合同的方式,把資金的支付確定下來,這樣就會給企業一定的時間去應對三方的賬期。但這個賬期一定不能毀約,定好的時間不管多困難都應該支付給司機。這與企業的日常品牌的關系非常密切。
車輛的直接成本包含有燃料、路橋、人工。從專線趨勢來看,公司采購油是越來越多的企業考慮的因素,定好消耗,集中采購,發放油卡,可以得到抵扣票據、還可以核算到每一輛車的消耗,并進行均衡,便于管理。
網絡貨運直采運力的難度
近兩年,隨著平臺經濟的發展、網絡貨運政策的實施,以及行業轉型升級和標準化進程的加快,很多物流企業及小貨主已經慢慢開始嘗試轉變業務運作模式,通過平臺減少中間環節,由運力直采取代層層分包,讓交易直接到車,直采運力如何突破困局?
不過,目前來看,真正能做到直采到車并做好的企業或平臺極少,因為障礙和阻礙太多。